回归近两年,张近东给出了他的答卷。1月20日晚间,苏宁易购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,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-7亿元,成功扭亏为盈。这是自2020年以来,苏宁易购首次实现全年盈利,意义非凡。01. 辞任又复出
回想起2020年,苏宁易购爆发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,当时的董事长张近东四处奔波,试图借钱渡过难关,可最终无功而返。
在无奈之下,2021年,张近东辞去了苏宁易购董事长一职,仅保留名誉董事长的身份,而董事长的重任则交到了“阿里系”的黄明端手中。
张近东在告别信中写道:“当前所做的每一次调整与改变,都是为了让苏宁易购发展得更好。”
但现实却给了大家沉重一击,这一年,苏宁易购由于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,巨亏超432亿元,亏损幅度比上一年扩大了整整10倍。尽管此后情况有所好转,可依然未能实现盈利。
从2020年到2023年,苏宁易购累计亏损高达678.5亿元,三十年积累的家底几乎被消耗殆尽。
在这段艰难的时期,张近东也甚少在公共场合露面,外界都以为他会逐渐淡出苏宁的管理一线,甚至彻底告别商界。然而,苏宁大厦将倾之际,60岁已辞任董事长的张近东,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——高调杀回市场。
2023年4月,苏宁易购迎来了重要的人事变动,苏宁元老、张近东的“嫡系”任峻接替黄明端,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。几乎与此同时,张近东开始以苏宁集团董事长的身份频繁现身,他或是出席各种活动,或是与供应商洽谈合作,积极为苏宁的复苏寻找机会。
2023年12月,在苏宁33周年庆时,张近东发布全员信,信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:“历经过至暗时刻的我们,已经无所畏惧,放眼望去多是机会。”2024年初的内部大会上,张近东更是直接向苏宁易购下达了实现全面盈利的命令,他激昂地说道:“苏宁易购要以奔跑的姿态迎开局,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,开启一场新的突围。”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张近东亲自部署苏宁未来的工作,主要聚焦三大板块:稳住线下基本盘,这是苏宁多年来的根基所在;持续深化下沉市场发展,挖掘新的消费潜力;稳健推进线上业务的开展,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。
同时,张近东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,忍痛割掉了苏宁的快递业务。当年,苏宁花了42.5亿收购的天天快递,如今却以1000万的低价卖了出去。不过,苏宁方面对此却表示乐观,虽然卖价不高,但同时也甩掉了巨额债务,减轻了企业的负担。
02. 内部变革与政策东风
苏宁易购能够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,自身的变革不容忽视。
在2024年,苏宁易购坚持零售服务商战略,聚焦家电核心业务发展。在重点城市新开、重装了75家SuningMax、SuningPro店面,这些大店不仅为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提供了展示平台,还大大提升了消费者一站式购买体验,有效带动了销售规模的增长。
在社区、县镇市场,苏宁易购基于完善的门店网络布局,优化门店结构,提高门店零售和服务能力,通过大规模定制包销,提升产品性价比,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。
此外,苏宁易购还积极拓展线上业务,与美团、抖音等平台合作。在美团平台上线了“大家电外卖,最快2小时即送即装”服务,在抖音本地生活平台成为家电3C行业的TOP1商户,通过这些创新举措,苏宁易购成功拓展了获客渠道,提升了品牌影响力。
除了自身的努力,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样功不可没。2024年,国家大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政策,这对家电零售企业来说,无疑是一场及时雨。
苏宁易购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,凭借全国性的店面布局和本地化的零售服务能力,在四季度取得了惊人的规模增长,门店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4.6%。
需要注意的是,苏宁易购在2024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要想真正恢复元气,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苏宁多元化发展近十年,盘子铺得太大,导致集团现金流异常紧张,债务高企。
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苏宁易购总负债高达1085.95亿元,资产负债率也高达90.95%。
另外,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,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短期回落,这对苏宁易购等家电销售平台来说,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。如何在政策红利消失后,依然保持销售规模和盈利水平,是苏宁易购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不过,与曾经的竞争对手相比,张近东和苏宁易购的处境已经算好的了。2021年,黄光裕出狱后,曾喊出要在18个月内使国美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目标,然而四年过去,国美不仅未能如愿,反而迎来了关门停业的消息。
苏宁易购在张近东的带领下,虽然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,但未来的路还很长。
声明:内容来源于易简财经、界面新闻、网络新闻等。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非经注明,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。文中内容、图片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,白夜财经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
